网约车司机为何变得越来越“横”?背后真相让人心酸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上班族朋友在聊天时都会提到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好像越来越不好沟通了。以前但凡有点小问题,跟司机说两句,对方大多都能耐心解释、积极配合,可这两年风气突然变了。有些司机不仅态度强硬,还时不时流露出一种“你投诉随便,我无所谓”的架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平台对他们已经完全失控了吗?
其实只要细想一下,这种变化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身边不少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明明花钱叫了一辆车,却碰上开着脚丫子搭在门上的师傅,一路臭气熏天,乘客敢怒不敢言;还有一边开车一边刷剧甚至外放音乐,把后排乘客晾在尴尬境地;更离谱的是,有人打特惠单竟然来了一辆三蹦子——你说这到底是拼单还是拼命?这些奇葩现象,让不少网友忍不住吐槽:“现在的网约车市场,是不是牛鬼蛇神都混进来了?”
可是仔细想想,这背后的原因真的只是个别人的素质问题吗?我看未必。先来说说运价的问题,现在注册一个网约车账号自己跑跑就知道了——19公里17.7元,一公里还不到1块钱。这是什么概念?油费、保养、保险全算进去,不少老司机坦言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而且如果拒绝这种低价订单,很可能当天连饭碗都保不住,因为系统会直接降低你的派单量。
有人会反驳:“嫌赚钱少就别干呗,又没人逼着。”话虽如此,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对于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来说,再就业压力山大,你以为换工作像换衣服一样容易吗?特别是在经济形势紧张的大环境下,许多人除了开网约车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如果轻易放弃,那一家老小谁来养活?
正因为如此,不少网友表示理解:“我也遇到过态度一般甚至冷漠的师傅,但想到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也就释然了。”有位用户留言,“其实平台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每次搞活动发优惠券,看似给乘客省钱,其实都是从司机那儿扣出来,到头来苦的是底层干活的人。”
专业人士也曾分析过这一现象。他们指出,如今各大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压低价格,同时又把各种补贴和优惠摊派给司机群体,加之监管难以面面俱到,于是部分从业者出现消极怠工、自暴自弃等行为。一句话,长期被压榨导致服务意识逐渐淡薄,这是行业畸形发展的缩影。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仍有大量敬业负责的好师傅,他们默默坚守岗位,用微笑和热情感染每一位乘客。但不得不承认,在残酷生存压力下,有些人的确开始“摆烂”,对投诉麻木,对服务标准日益松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矛盾呢?作为消费者,我们理应享受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可站在普通劳动者角度,又怎能苛责那些疲惫挣扎中的中年男人女人呢?
前阵子网上还传出这样一个新闻:某地一名男司机深夜接单途中突然昏倒,好险没有酿成事故。当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他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接单页面……这样的故事听起来令人唏嘘,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服务之间该如何平衡。
所以,下次再遇见那个沉默寡言或者表情倦怠、不太爱搭理你的驾驶员,不妨多一点包容与理解吧。在这个快节奏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善意往往比指责更能温暖彼此。那么,你怎么看待如今这些变化呢?面对复杂局面,是继续抱怨还是选择体谅,也许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一下……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a>
- CDPR谈NS2版《2077》新功能:不是"
- 输游戏去要帅哥微信,加上发现他每年都发来祝福,时间长达竟七年
- 必须珍藏的年度好书《穿越七零重组家庭》,每个细节都值得回味
- 降息无法拯救美国,特朗普隔空批评,36万亿债务炸弹谁拆?
- 爱情里的隐形伤害:不经意间让彼此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