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血色金陵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二十四)
上海的烽火才熄灭了不足三月,燃烧的余烬尚未冷却,战争的巨兽便已循着长江的脉搏,向着中国的腹心——首都南京——猛扑而来。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的血肉消耗,终究未能挡住日军的海陆空优势。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沦陷的消息传来,南京城内,已隐隐听见了命运的倒计时。
蒋介石在中山陵下的官邸里,彻夜灯火通明。地图上,代表日军兵锋的蓝色箭头,正从太湖流域多路并进,直指南京。是守,是撤?高级军事会议上,争论激烈。有人慷慨陈词,主张誓死保卫首都,彰显抗战决心;有人则冷静分析,指出我军新败,疲惫之师难以据守这座背水之城,恐遭围歼。最终,那沉重的决定还是做出了:象征性地进行短期抵抗后,主动撤退。唐生智将军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他激昂地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下令收缴所有长江北渡的船只,做出了背水一战的姿态。这悲壮的决心,却为后来的溃败与灾难,埋下了最深的伏笔。
十二月初,凛冽的寒风中,日军各师团如铁桶般合围而来。炮弹已经开始落在南京近郊的阵地上。紫金山、雨花台、光华门、中华门……这些承载着六朝古都历史的名字,顷刻间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守城的部队,多数是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残兵,建制不全,弹药匮乏,许多士兵甚至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却要用胸膛去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和重炮。
光华门城墙下,一场惨烈的争夺战反复拉锯。日军用重炮轰塌了一段城墙,吼叫着涌入缺口。守军一个营,在营长指挥下,硬是用集束手榴弹和身体顶了上去,将敌人死死堵在缺口处。营长中弹倒下,连长顶上;连长牺牲了,排长继续指挥……最后,一名浑身是血的班长,抱着最后一捆手榴弹,冲入了敌群。巨响过后,缺口暂时被封住了,那个班长的身影,却再也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碎片。
然而,局部的英勇无法扭转整体的颓势。十二月十二日,雨花台阵地失守,日军居高临下,将炮火倾泻入城内。南京城内已是浓烟滚滚,一片混乱。下午五时,唐生智在北极阁指挥部召开了最后一次紧急会议。当“撤退”的命令最终下达时,许多军官愣住了——先前“共存亡”的誓言言犹在耳,此刻却只剩下一纸仓促混乱、几乎无法执行的撤退计划。命令传达不畅,许多部队直到日军冲入城区,仍不知长官已走。
崩溃,在瞬间发生。失去了指挥的士兵们,像潮水一样涌向唯一可能生还的出口——下关码头。然而,长江横亘眼前,波涛汹涌。船只早已被收缴或破坏,江面上空空如也。绝望的士兵们拆下门板、抱起木头、甚至试图泅渡这冰冷的天堑。日军的追击部队已经赶到江边,架起机枪,对着江中密密麻麻的人群疯狂扫射。江水被鲜血染红,浮尸壅塞,哀嚎震天。这不再是撤退,而是一场屠杀。
随着有组织的抵抗彻底瓦解,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这座中国的首都,沦陷了。
而地狱,才刚刚揭开它的帷幕。
进城后的日军,彻底褪去了“文明之师”的伪装,化身为人间厉鬼。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极端残忍的大屠杀,伴随着强奸、纵火和抢劫,席卷了整个城市。中山码头、草鞋峡、燕子矶、汉中门外……成千上万被俘的中国士兵和平民,被铁丝捆绑,被机枪扫射,被汽油焚烧,被活埋。街头巷尾,随时可见日军以杀人取乐,练习劈刺,甚至进行骇人听闻的“百人斩”比赛。
安全区内,由二十几位西方人士建立的避难所,也并非绝对安全。日军经常闯入,强行抓走青壮年,指控其为“便衣兵”,就地处决;或当着丈夫、父亲的面,强奸妇女、少女,甚至老妪和女童。哭声、哀求声、枪声、狞笑声,日日夜夜回荡在古城的上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内,明妮·魏特琳女士像一只保护雏鸡的母鸡,徒劳地张开双臂,试图阻挡闯入的日军士兵,她的呵斥声常常被淹没在暴徒的狂笑和女性的尖叫声中。
江水赤了又黑,黑了又赤。紫金山的松涛声,被持续不断的枪声掩盖。六朝古都的繁华与文明,在短短六周内,被彻底摧毁,化为一片焦土和尸山血海。三十万以上的亡灵,在长江的呜咽中沉浮。
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并非发生在秘密的角落,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许多西方记者、外交官和商人用相机、日记和电报记录下来,迅速传遍了世界。它震惊了全球,也彻底惊醒了那些还对日本帝国主义存有一丝幻想的中国人。
南京的陷落,是抗战史上最黑暗、最沉重的一页。但它并未让中国屈服。鲜血浸泡的土地上,复仇的种子正在萌芽。民族的悲愤,在这一刻凝聚成了永不妥协的意志:血债,必须血偿!
待续:一九三八,黄河怒吼

热点资讯/a>
- CDPR谈NS2版《2077》新功能:不是"
- 输游戏去要帅哥微信,加上发现他每年都发来祝福,时间长达竟七年
- 必须珍藏的年度好书《穿越七零重组家庭》,每个细节都值得回味
- 降息无法拯救美国,特朗普隔空批评,36万亿债务炸弹谁拆?
- 《凡人修仙传》直到韩立被黄枫谷出卖,方知,他为何会拜入落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