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大宅门》李香秀原型郭榕:早嫁70岁乐四爷,终未释怀养子

点击次数:152 发布日期:2025-08-13

《大宅门》里的李香秀原型是郭榕。郭榕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嫁给了70岁的乐四爷。她一生都没有原谅自己的养子。

在电视剧《大宅门》里,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导演精心打造的角色李香秀。

李香秀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婢女,但她的人生经历却很不寻常。能在豪门大户中如鱼得水,说明郭榕的能力真是非同一般。

随着李香秀的走红,她背后的故事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郭榕,也就是李香秀的原型,年轻时嫁给了70岁的乐四爷,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大胆的事。之后,她的人生中还发生了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尽管郭榕嫁给了乐四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她心里还是有很多遗憾。直到去世,她都未能原谅自己的养子。在她离世后,养子把她的故事拍成了电视剧。那么,郭榕和她的养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李香秀的原型人物是金秀贤。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同仁堂乐家。提起同仁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家历史悠久的老药铺,它在封建时期曾是皇室的御用药房,备受尊崇。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仁堂还能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实际上,越是显赫的家庭,就越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尽管李香秀只是乐家的一个小丫鬟,但她却有着不简单的背景和关系。

郭榕能够一步步攀登到云端,全是因为她那不幸的童年经历。

郭榕小时候的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她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没有米下饭是家常便饭。不过幸好郭榕吃得不多,父母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到了郭榕十三四岁那会儿,家里日子越发紧巴了,几口人分那点儿粮食根本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郭榕的爸妈打算把她送人,换点钱过日子。

郭榕长得很漂亮,要是只卖二十或三十块银元,真是太不值了。因此,为了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赚更多的钱,郭榕的父母可是费尽了心思。

他们走访了好几家,都觉得价格不合适。直到遇见了乐家,事情才出现了转机。乐家是北京的大家族,家财万贯,所以家里和外面都需要用人来帮忙管理。

郭榕的爸妈因为一笔钱,把女儿以五百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乐家了。

郭榕明白无法改变父母的安排,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乐家当起了小丫鬟。

在过去那个守旧的年代,女孩子的人生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一切都得按照父母的意思来。

她以为自己要打杂洗衣,没想到第一天来乐家就被乐老太太看上了。乐老太太觉得这个姑娘长得水灵俊俏,就让她留在身边伺候。

郭榕第一天到家就得到了老太太的特别关照,很快就成了老太太身边的重要人物。

老太太给她安排了一个轻松的活计,既不用像一般仆人那样做苦力,也不用忍受那些管事婆子的冷言冷语。

郭榕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老太太,帮她照看小狗。

这项工作轻松得很,郭榕不仅干起来毫不费力,还有只小狗陪伴在旁,给她添了不少乐趣,真是一份美差。

电影画面

郭榕心里想着一定要紧紧抓住老太太的宠爱。

郭榕从小跟着老太太学会了看人脸色,老太太让她向东,她绝不会向西。这么听话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呢?

乐家的四爷乐镜宇也注意到了郭榕的好品德,尽管他平时喜欢玩乐,但特别偏爱年轻娇嫩的女孩子,因此他开始追求郭榕。

郭榕在老太太身边服侍了好几年,自然见识的事情要比一般仆人多得多。

要是换成别的女人,听到乐镜宇的追求,肯定就答应了。但郭榕不一样,她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人。

嫁给了年过七旬的乐四爷

乐镜宇怎么哄郭榕,郭榕都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但郭榕越这样对待他,乐镜宇就越喜欢她。

他不但不认为老爷追丫鬟是不对的,反而觉得郭榕很有个性。

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乐镜宇对郭榕痴迷不已,百般纵容她,还发誓要追到手。

郭榕怎么可能不清楚这种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态度呢?她心里明镜似的,清楚乐镜宇那风流的性格。

假如轻易让乐镜宇得到她,等他厌倦了,肯定会把她丢在一旁。郭榕打算在他迷恋她的时候,多捞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郭榕是个钓鱼高手,他知道不能一直吊着乐镜宇的胃口。所以他收放鱼线,让乐镜宇不停地挣扎,玩得不亦乐乎。

当乐镜宇提出要娶她时,郭榕脸上依旧保持着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她说,娶她是没问题的,但做小妾是绝对不行的,要是娶,就必须是正房太太。这是郭榕直接对乐镜宇说的话。

乐镜宇已经被郭榕深深吸引,对她的要求自然是一口答应。于是,郭榕从一个抱着狗的丫头,迅速变成了乐家的四少奶奶。

郭榕的经历让许多仆人感到十分羡慕,这真是身份差距太大了。

不过,郭榕的生活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顺利。她结婚的时候,乐镜宇已经七十多岁了,比郭榕大得多,简直可以当她的爷爷了。这段感情一开始就不被看好。

但郭榕却不这么认为,只要能得到乐镜宇手中的权利和财富,年龄的差距又算得了什么呢?

郭榕虽然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但她明白这些东西不会长久。

乐镜宇现在已经70岁了,年纪大了自然也没有生育能力了,所以他们俩在一起是不会有可能生孩子的。

在这个大家族里,没有孩子就无法继承财产,因此郭榕得想办法有个孩子。

乐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在电视剧《大宅门》里,李香秀这个角色就是以同仁堂乐家的四少奶奶郭榕为原型的。

这两个女人的经历是一样的,郭榕的儿子郭宝昌把这些故事讲给了大家听。

养母也有真心

郭榕为了找个养子真是费了不少心思,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孩子郭宝昌。而郭宝昌本身也是个命苦的孩子。

他的本名是李保常,1940年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中出生,家里条件很艰苦。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经常饿肚子。在他两岁那年,父亲不幸在街上冻死了。失去了父亲这个家里的支柱,全家的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这个本就不太宽裕的家庭又遇到了困难,他的母亲虽然很想好好照顾他,但因为实在没钱,最后只能忍痛将他卖了。

郭宝昌到了吴家后,即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男孩也难免成了交易的物品。

郭宝昌后来已经记不清小时候发生过什么,但听三姨说,他被卖到吴家后,没过多久就被三姨赎了回来。接着,他又被卖给了郭榕,成了乐家四少奶奶的养子,名字也改成了郭宝昌。

不过郭宝昌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待遇,他一开始被送到郭榕的娘家生活,等年纪大了一些才被接到乐家。

虽然郭宝昌成了小少爷,但他身上一点也没有那种少爷的派头,总是显得很朴素,但这完全不符合要求。

郭榕想把郭宝昌当作棋子,将来好争夺家产。所以,郭宝昌必须像乐家其他公子那样,既要有出众的气质,又要有很强的经商头脑。

于是郭榕就开始培养郭宝昌了。

郭宝昌挺聪明的,郭榕教他的东西,他很快就能掌握。

没想到郭榕并没有教给郭宝昌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经常教他如何使性子,如何乱花钱,或者做一些装模作样的事情,像是听戏看表演之类。

起初,郭宝昌并不感兴趣,但渐渐地,他发现了其中的乐趣,整天都沉醉在这些娱乐的地方。

郭榕望着她一手培养出来的儿子,心里乐开了花。

就把郭宝昌介绍给了乐镜宇,让他陪乐镜宇聊天解闷。

乐镜宇看到一个和自己年轻时性格相似的孩子,心里非常喜欢。郭榕则在心里暗暗高兴了一下。

只要乐镜宇喜欢这个孩子,到时候他们就能多分一些家产。虽然郭宝昌只是她的一枚棋子,但她也不会亏待他。

郭榕虽然把郭宝昌培养成了她理想中的样子,但后来又觉得有些不足。

郭宝昌对少爷的那套生活学问得很透彻,但在做生意上却不太行。于是郭榕就开始不断督促郭宝昌认真学习文化。

郭榕认为,将来郭宝昌要接管乐家的大产业,所以得有点文化才行。

郭宝昌那时已经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完全不想上学,经常逃课、打斗,让郭榕多次被老师找去学校。

这样下去可真不行,郭榕只能耐心地跟郭宝昌讲道理。郭宝昌虽然有点顽皮,但其实心里还是懂点事的,他只是觉得那样做会让妈妈开心。

在妈妈的引导下,郭宝昌决心好好学习。随着他慢慢长大,展现出了文学上的天赋,于是开始创作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围绕着乐家的大宅院展开。

然而,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如果郭宝昌要以乐家大宅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那么肯定会提到郭榕给老太太抱小狗的那一段经历。

这对郭榕而言是一段不愿提及的往事,她不希望别人知晓。

郭宝昌开始写作后,郭榕想尽办法阻止他完成心愿,郭宝昌不明白母亲为何不能接受现实,因此母子俩产生了矛盾。

郭宝昌是一位著名的人物。

长期以来,郭榕对郭宝昌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而郭宝昌也一直把郭榕当作亲妈一样看待。如今突然出现了裂痕,这对母子都觉得有些不太习惯。

但是郭榕不好意思去求和,郭宝昌也觉得妈妈有点儿过分,不愿意认错,两人都很固执,谁也不肯让步。

郭宝昌依旧坚持自己的写作,郭榕发现了后就把那些稿子全烧了,这让郭宝昌更生气了。不过他越遇到困难越不放弃,母子俩的矛盾也因此越来越深。

郭宝昌开始变得不听话了,郭榕越不让他写东西,他反而越写,甚至想过要离开乐家来对抗郭榕。在这段时间里,郭宝昌特别想念郭榕,而郭榕也非常担心儿子的状况。

过了一段时间,郭宝昌又回来了,去电影厂上班。

不过,他和妈妈之间还是有很大隔阂。在电影厂里,他每天拍各种类型的电影,但总觉得那些不如大宅门里的故事更能展现人间的酸甜苦辣。

经过几年的工作,郭宝昌决定离开电影厂,专心完成《大宅门》的写作,并准备开始拍摄。

当郭宝昌满怀憧憬规划未来时,却突然接到母亲病情危急的电话。

郭宝昌不再顾及与母亲之间的矛盾,急忙赶回家中,但当他到家时,母亲已经离世,身体冰冷。

郭宝昌心里非常难过,要是他早一点向妈妈道歉,说不定他们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尽管郭榕并非郭宝昌的亲生母亲,但她对郭宝昌的关怀和付出远远超过了普通母亲。

郭宝昌内心充满了痛苦,泪水默默地滑下了脸颊。这时,三姨也过来,与郭宝昌商量关于郭榕的身后事宜。

从三姨那里,郭宝昌听说了他的养母郭榕在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无牵挂”。

怎么能没有挂念呢?他的养母当时还在生气,这样说是为了让郭宝昌感到后悔,希望他一生都活在自责里。其实,养母还是心疼他的。

尽管郭榕直到去世都没能原谅郭宝昌,但郭宝昌明白,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那份情感却比亲生子女还要深厚。

他们经历相似,感同身受。郭宝昌能理解母亲的辛苦,而母亲在照顾郭宝昌时,是否也会想起自己当年被卖掉的日子呢?

郭榕肯定也多次心生怜悯,因为爱得深,所以要求也高。虽然郭榕把他当作棋子,当作争夺财产的手段,但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郭榕也想为他安排好未来。

郭宝昌对亲生母亲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他早已把郭榕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是郭榕连连生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别提和郭宝昌的关系了。他们都不懂得表达,所以只能遗憾终生。

到了这一步,真不知道是他们的运气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