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发声:A股的大牛市究竟什么时候能到来?给所有人提个醒!
终于有人发声:A股的大牛市究竟什么时候能到来?给所有人提个醒!
近期市场持续活跃,成交额多次突破2万亿元,沪指也创下近十年新高,这让很多投资者对“大牛市”的到来充满期待和疑问。
需要明确的是,金融市场本质上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任何人能够精准预测牛市的具体起点和终点。以下我结合近期市场情况和机构观点,为您梳理一下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和主流看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市场。
📈 看好市场持续上涨的主要理由
多家机构对后续市场表现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认为本轮行情可能持续2-3年,成为一种“慢牛”。其主要支撑逻辑包括:
政策支持力度较强:新“国九条”等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旨在重塑市场生态(如强化分红、退市机制),“科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政策也有助于提升科技股估值。宏观政策上,财政赤字扩张以及央行降息降准的预期,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
产业升级与盈利修复:AI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国产化(国产化率超40%)等科技领域的发展被视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新动力。2025年第一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已转正,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呈现触底回升迹象。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数据显示,居民储蓄可能正在向股市转移(例如7月居民存款减少,非银机构存款增加)。同时,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但杠杆率(占流通市值比重)仍显著低于2015年高峰时期,意味着风险相对可控。北向资金也呈现净流入态势。
市场特征显示“慢牛”迹象:与此前的“疯牛”不同,本轮行情中,市场呈现板块轮动加快、量价齐升但杠杆风险可控的特征。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2.4万亿),盈利改善预期对估值形成支撑。
⚠️ 需要警惕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尽管有上述乐观因素,但市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点,需要保持警惕:
部分领域可能过热:一些热门题材股(例如部分AI概念股、寒武纪等)估值已处于高位(PE超过300倍),交易拥挤,存在回调压力。虽然指数上涨,但有时市场内部会出现分化,即“赚指数不赚钱”的结构性矛盾。
企业盈利修复不及预期:如果宏观经济修复速度放缓(例如GDP增速低于4%),或者企业盈利能力(ROE)的拐点延迟出现,可能会拖慢牛市的节奏。近期一些行业(如券商、半导体、新能源、地产链等)的部分公司出现了业绩“暴雷” 的情况,这提醒投资者要重视基本面的验证。
外部环境存在扰动:中美关系(如芯片关税谈判)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情绪和部分行业带来短期冲击。
技术性调整压力:随着指数攀升,技术指标可能出现顶背离信号,意味着市场短期存在技术性调整的可能。
🔍 当前市场情况与机构预期
近期表现:A股成交额显著放大,连续多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市场呈现普涨格局,但板块轮动较快,AI硬件、液冷服务器、CPO、券商等板块曾领涨。
机构目标预测:有分析预判沪深300指数目标位可能在5500点附近,距2025年8月时点位仍有约32%的涨幅空间。甚至有观点认为,若股息率降至历史牛市均值水平,理论涨幅空间可能更大。但请注意,这只是基于特定模型和假设的推演,并非确定性预言。
💡 给投资者的建议
面对当前市场,保持理性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尤为重要:
关注业绩确定性:无论市场如何炒作概念,最终股价还是会回归基本面。优先选择那些业绩稳定增长、估值相对合理的行业和公司。
避免盲目追高:对于短期涨幅过大、交易拥挤、估值明显过高的题材股,要保持警惕,谨慎参与。
考虑均衡配置:采用“防御-平衡-进取”的仓位管理思路。当前阶段,可关注科技(AI芯片、液冷服务器)与政策受益行业(券商、机器人),中期可关注周期(有色、化工)与高端制造,后期可转向消费与防御板块。
利用工具分散风险:对于看好的主线(如AI算力、创新药等),但又担心个股风险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相关的ETF基金进行定投或配置,分散个股风险。
设定止盈止损纪律:在投资前就想好退出策略,例如在收益达到一定目标(如25%-30%)后考虑分批赎回,避免因贪婪由盈转亏。
💎 总结
综合来看,许多机构认为A股市场可能正运行在一轮持续2-3年的“慢牛”行情中,其核心驱动力源于政策红利、产业升级和资金重构的共振。
然而,市场短期内也存在过热板块调整、企业盈利修复不及预期1以及外部扰动等风险。
对投资者而言,深刻理解并顺应“慢牛”特征至关重要——这通常意味着行情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会有波折、板块轮动和结构性机会。保持理性,聚焦业绩主线,避免杠杆炒作,并灵活调整持仓结构,或许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把握可能存在的机遇。
请注意,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庄家建仓的盘口情况
主力建仓时除了从盘口可以观察到外,还可以从盘面特征中进行洞察。下面就来介绍主力建仓时的盘面特征。
(1)市场人气低迷
大家都知道,火爆的市场便于进货,低迷的市场便于吸货。所以,有些主力在整个建仓过程中,刻意制造低迷的市场,达到吸货的目的。
主要表现就是交投清淡,证券大厅人烟稀少,市场冷冷清清,盘面死气沉沉,股价走势黏黏糊糊。
(2)市场波动无序
当股价到了真正的底部后,往往会呈现无规则的波动。散户们无法从技术面去研究其后市的走势,什么K线、技术指标、趋势统统失效。这种自然的波动上下方向不明,市场表现无序。
(3)市场量能减弱
在主力建仓的整个过程中,成交量会从大到小逐步缩小。到了建仓后期,很可能一天也才成交几十手、几百手。
这就是量能从强到弱逐步衰竭直至无力抵抗的表现,盘中反弹的高点一个比一个低,低点一个比一个矮;
直到最后趴底沿着一条近似水平的直线作窄幅波动,形成一条拖动的“尾巴”,如图所示。
(4)市场震幅收窄
主力建仓时,股价基本没有大幅的震荡,尤其是后期更是如此。在盘面上的表现是:涨时没劲,跌时不猛,反正股价就是不上不下地呈现出一幅煎熬的状态。
在K线排列组合上,多以小阴小阳交替出现,很少会出现大阴大阳线,一般日波幅度在3%以内,甚至更小。
“四阴收阳”买入法
简单来说,就是股票在上升通道的过程中(即60日线坚挺向上时),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了缩量阴线洗盘,在第五个交易的时候,出现了一根阳线,买入!随后股价出现一波拉升的一套选股战法。
“四阴收阳”,要满足三个技术要领,该股处在上升通道中,60日线必须坚挺向上!
言外之意,出来这种技术形态之前,个股必须是经过了一波或几波上涨;回调整理,且连续跌四天以上,跌破5、10、20日甚至60日线;
回调的过程中,对应的成交量必须是持续萎缩的阴量,第五天,一旦当日收阳K线,临盘必须果断买入,如果盘中不断阴阳交错,则等到收盘前待结果明确再决定。
四阴收阳买入的技术要领:
1、该股处在上升通道中,60日线必须坚挺向上!言外之意,出来这种技术形态之前,个股必须是经过了一波或几波上涨!
2、回调整理,且连续跌四天以上,跌破5、10、20日甚至60日线。
3、回调的过程中,对应的成交量必须是持续萎缩的阴量!
买点把握:
(1)第五天,一旦当日收阳K线,临盘必须果断买入;
(2)如果盘中不断阴阳交错,则等到收盘前待结果明确再决定。
实战应用:四阴收阳买入法的机会很多,几乎每天都有机会。
注意
1、四阴收阳买入法只适合于牛市或者牛皮市,在绵绵阴跌的熊市皆不适用。
2、为什么必须是在60日线坚挺向上?原因是60日线坚挺向上时出现四阴以上走势,是主力洗盘行为,并非主力出货,因此买入成功率极高。
投资感悟
股票市场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市场,它在创造高利润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对手方的高亏损,而严格执行纪律是唯一能使你避免重大亏损从而走向赢利的不二法门。
每个投资者积累的东西都是不同的,所以实现稳定盈利的时间也会不同,有些3年,有些10年,有些头发白了也还是亏损连连。
耐心是风险管理的根本要素。没有耐心,你就很可能抓到一些不当的机会,提高部位承担的风险。缺乏耐心源自于恐惧或贪婪。
在股市中,如果将盈利的希望寄托于庄家的拉升,是很难盈利的。为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任何的方式方法知道这家上市公司是好,还是坏,未来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情况会很复杂。
大家看到的往往是上涨的那一面,而没有看到风险的那一面。而在股市中,能真正实现稳定盈利的,个人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坚持价值投资。
本文章基于数据以及逻辑分析,不构成买卖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码字很辛苦,认同观点的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热点资讯/a>
- CDPR谈NS2版《2077》新功能:不是"
- 输游戏去要帅哥微信,加上发现他每年都发来祝福,时间长达竟七年
- 必须珍藏的年度好书《穿越七零重组家庭》,每个细节都值得回味
- 狮子座魅力觉醒,星座情缘上演王者争霸战
- 《凡人修仙传》直到韩立被黄枫谷出卖,方知,他为何会拜入落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