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主力集体“消失”法国赛场,5人退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你有没有想过,当国乒主力突然集体缺席国际大赛,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10月28日,法国蒙彼利埃的南法兰西竞技场迎来了一场特殊的WTT冠军赛,说它特殊,是因为咱们熟悉的那些国乒主力,一个都没来。
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压根儿不可能想象。要知道,这可是总奖金50万美元、冠军能拿1000个世界排名积分的大赛,按理说国乒主力应该抢着去才对。孙颖莎、王楚钦、梁靖昆、林诗栋、王曼昱,这五个响当当的名字,原本都在参赛名单上挂着,结果临到头全退了。外界一开始还以为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后来才知道,人家这是实在扛不住了。
你琢磨琢磨这个时间线就明白了。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短短18天时间里,这些主力累计打了差不多70场比赛。70场是什么概念?平均下来一天得打将近4场,这还不算训练和各种备战。人不是铁打的,就算是世界顶尖运动员,这么高强度连轴转,身体也吃不消啊。有知情人士透露,几位主力当时的身体负荷已经到了极限,再继续参赛就可能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更要命的是时间卡得太紧了。蒙彼利埃这站比赛11月2日才结束,结果11月7日全国运动会就要开打,中间只隔了5天。全运会在国内体育系统里的分量有多重,懂的都懂。运动员要代表各自省队出战,这关系到省队的成绩、教练的考核、运动员自己的前途,哪一样都马虎不得。你让他们飞到法国打完比赛,再倒着时差飞回来,然后直接上全运会赛场?这不是为难人吗?
说白了,这次退赛不是谁想耍大牌,而是被逼到了墙角没办法。职业体育这个圈子,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背地里的辛苦只有运动员自己知道。咱们普通人连续加班几天都叫苦连天,人家这是几个月不停歇地全世界飞,每场比赛都得全力以赴,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真不是开玩笑的。
主力退了,名额自然得有人补。池旼亨、宇田幸矢、温瑞博、裴焕、曾尖这几位递补进来,国乒最后派出了7个人参赛。男队这边是向鹏、陈垣宇、温瑞博,女队有陈幸同、蒯曼、王艺迪、陈熠。你看看这阵容,虽然也都是国家队的选手,可跟主力阵容比起来,战斗力确实差了一个档次。
果不其然,10月28日第一个比赛日,国乒就栽了跟头。陈幸同0比3干脆利落地输给了罗马尼亚选手斯佐科斯,一局都没拿下。温瑞博1比3负于韩国的吴晙诚,陈垣宇也是1比3败给韩国选手张禹珍。三场比赛全输了,这在以往的国际大赛上可不多见。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怪不得这些二线队员。平时他们的出场机会本来就少,突然被推到前台扛大旗,压力得有多大?就好比你平时只是个替补队员,突然主力都不来了,教练让你顶上去打决赛,换谁心里都发慌。更何况对手也不是善茬,人家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研究的战术也研究透了,你想轻松赢下来哪有那么容易?
10月29日到30日,比赛继续进行。中央台把这场赛事看得挺重,CCTV5晚上8点开始直播,CCTV5+晚上10点接力转播,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还有咪咕视频也都在网上同步播。这个转播阵容,说明这场比赛的关注度还是蛮高的。
咱们来看看具体的对阵情况。晚上8点,蒯曼要对上韩国选手金娜英。这两人以前交过手,蒯曼5胜2负占优势,今年在仁川站和横滨站的冠军赛上,蒯曼都是3比1拿下对手。从数据上看,蒯曼这场比赛还是有底气的。
晚上9点10分,王艺迪迎战日本的早田希娜。这场比赛可有看头了。两人总共交手过5次,王艺迪3胜2负略占上风。最近一次碰面是今年重庆冠军赛,王艺迪也是3比1赢了。早田希娜这个名字,喜欢看乒乓球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她的实力在日本女队里排得上号,打法也比较全面。王艺迪要想赢下这场球,还得拿出点真本事才行。
晚上10点55分,向鹏要碰德国选手弗朗西斯卡。这俩人的交手记录是3次,向鹏1胜2负处于下风。今年仁川站向鹏4比2赢了一回,可澳门站弗朗西斯卡3比2反杀回来。从这个战绩看,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
10月30日凌晨2点05分,陈熠对阵美国选手张安。这两人以前没交过手,彼此都不了解对方的底细,这种比赛反而更考验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
除了国乒的比赛,其他协会的对决也挺有意思。德国的邱党对阵杜达,日本的松岛辉空碰上丹麦的林德,韩国的朱芊曦打澳大利亚的池旼亨,还有法国本土作战的几位选手帕瓦德、西蒙、大勒布伦也都有比赛。这些名字你可能不太熟,可在各自国家里,他们都是顶尖高手。
说到这儿,不少人可能会问:国乒为什么不能把赛程安排得更合理一点?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职业体育的赛程安排,从来都是个老大难问题。各个赛事组织方都想让比赛吸引更多关注,都想在自己的时间段办赛,谁也不愿意让步。运动员夹在中间,就成了最累的那个。
你再看看网球、足球这些职业化程度更高的项目,顶尖选手经常因为赛程问题退赛或者受伤。费德勒、纳达尔这些传奇人物,职业生涯后期哪个不是伤病缠身?德约科维奇为了保持状态,现在也开始有选择地参赛。这说明什么?说明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就算你是天才,也不可能一直满负荷运转。
国乒这次主力集体退赛,从某种角度看,反而是一件好事。这至少说明,管理层开始重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再只盯着眼前的成绩。你想想,要是为了这一站比赛硬撑着去了,结果在全运会上因为身体状态不佳发挥失常,那才叫得不偿失。更严重的,万一真累出个好歹来,落下个长期伤病,那对运动员个人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再说了,这次让二线队员上场,也未必全是坏事。平时他们的机会本来就少,这回能在国际大赛上锻炼锻炼,积累点实战经验,对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国乒之所以能一直保持强大,不就是因为人才储备厚实吗?给年轻人机会,才能保证队伍的持续发展。
不过话又说回来,第一天就三战三败,这个结果确实有点难看。对二线队员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你在国内训练得再好,到了国际赛场上打不出成绩,那也说明不了什么。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实力才是硬道理。
从球迷的角度看,这次比赛少了主力,观赏性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大家买票进场或者守在电视机前,就是想看孙颖莎、王楚钦这些顶尖高手的精彩对决,结果主角都不来了,多少有点失望。可你要是真心为运动员着想,就应该理解这个决定。毕竟咱们希望看到的,是运动员在最佳状态下的精彩表现,而不是带着伤病硬撑出来的勉强表演。
这事儿也给整个体育界提了个醒:赛程安排真的该好好优化一下了。现在各种赛事越来越多,运动员的负担越来越重,长期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怎么在保证赛事质量和保护运动员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体育组织都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往大了说,这次事件折射出来的,是现代职业体育的一个普遍困境。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赛事越办越多,对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可运动员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也需要调整,也会累、会受伤、会状态起伏。怎么在追求商业利益和保护运动员权益之间达成共识,这是整个体育产业都得面对的挑战。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竞技体育需要成绩,可健康更重要。国乒这次主力集体退赛,表面上看是放弃了一站比赛,实际上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做准备。与其在这站比赛上硬撑着拿个成绩,不如养精蓄锐,在更重要的全运会和接下来的国际大赛上发挥出最好水平。
你觉得国乒这次的决定对不对?如果是你,会选择硬撑着参赛还是果断退赛调整?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职业体育这些事儿。
热点资讯/a>
- 南通公积金贷款必看指南
- 玉昆2比3不敌海港 VAR无处不在 安德森场外遥控指挥
- 《红楼梦》在此入梦,“刘姥姥”带你穿越!
- 鹊山鸡为何不建议养?揭秘高营养背后的养殖困局
- 退休后六件蠢事别沾边 第三件八成老人还在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