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俄高层给普京发出警告,俄罗斯人口告急,关乎俄罗斯的民族存亡

点击次数:99 发布日期:2025-07-26

劳动部长科佳科夫在与普京会面时,神色凝重地发出警告:俄罗斯正深陷严重的人口危机,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恶化,且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精确估算,到 2030 年,俄罗斯预计将面临近 1100 万人的劳动力缺口,其中 1010 万是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还有超过 80 万人的新增工作岗位需求亟待满足。不仅如此,科佳科夫还指出,若生产力增长未达预期,劳动力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给俄罗斯经济发展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一严峻警告,普京总统虽未当场给出直接回应,但他深知,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已迫在眉睫,关乎国家的未来命运。

其实,早在去年 2 月,普京参观一家坦克工厂时,就深刻强调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将其提升至俄罗斯民族存亡的高度。他明确指出,若俄罗斯想要作为一个民族长久生存下去,每个家庭至少需要生育两个孩子。这背后有着科学依据:国际上普遍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人口的正常世代更替,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 2.1,即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生育 2.1 个孩子。然而,俄罗斯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仅为 1.4,远远低于这一标准。去年,俄罗斯的出生人口仅为 122 万,创下 199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死亡人口却高达 182 万,死亡率是出生率的 1.5 倍,人口负增长态势明显。

对于普京而言,为弥补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以及战争带来的额外人员损失,俄罗斯每个家庭需要生育更多的孩子,以缓解人口危机。在 2023 年 11 月的一场会议上,普京呼吁俄罗斯回归 “大家庭” 成为常态的时代。他回忆起许多祖母、曾祖母那一代,一家往往有七八个甚至更多孩子的情景,希望能够传承和复兴这一优秀传统,让大家庭成为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源泉。他强调,保持并增加俄罗斯人口,是俄罗斯未来几十年乃至几代人的重要目标,关乎俄罗斯世界的未来,关系到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能否千年不衰。

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沮丧,普通俄罗斯民众似乎对 “俄罗斯的未来” 缺乏足够的热情,即便政府发放真金白银的生育补贴,大部分人依旧不为所动。早在 2006 年,普京政府就推出了 “国家人口项目”,积极着手解决人口问题。次年,俄罗斯开始向拥有二胎及以上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并在 2020 年将补贴范围扩大到一胎家庭。然而,受经济压力、社会观念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些政策并未显著改善俄罗斯的生育率,生育率情况反而逐年恶化。与此同时,俄罗斯的人口结构也呈现出严重的 “老龄化” 趋势。去年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总人口约为 1.46 亿,其中劳动适龄人口(15 到 64 岁)的占比已降至 60% 以下,这意味着劳动力供应愈发紧张。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也是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一大顽疾,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男性人口死亡率过高,尤其是中年男性。1994 年,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仅为 58 岁,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善,2020 年增长至 68 岁,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俄乌冲突无疑给俄罗斯的人口危机雪上加霜。战场上的伤亡直接减少了劳动年龄人口,使俄罗斯的劳动力储备遭受重创;战争引发的经济压力和民众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意愿,让本就低迷的生育率难有起色;战争还导致了人才外流问题,俄乌冲突爆发后,数十万俄罗斯人,其中不乏各类技术型人才,选择逃往海外,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面对严峻的人口危机,俄罗斯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多管齐下应对挑战。

一方面,着力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有官员提出缩短基础和高等教育学制的建议,期望通过此举让年轻人更早进入职场,既增加劳动力供给,又鼓励他们尽早生育。一些地方政府还积极寻求引进外国劳动力,例如俄罗斯乌拉尔地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引进大量印度专业人才,并设立印度总领事馆,以简化签证流程,吸引印度劳动力。实际上,俄罗斯的主要移民来源是中亚五国和南高加索地区,长期以来,普京政府为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有意放松针对这些地区的移民政策。

但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国内保守派势力壮大,排外情绪上升,移民问题频发,普京政府不得不从去年开始收紧相关政策,如要求申请者必须通过俄语考试等。然而,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民流入,不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这也是乌拉尔等地区寻求从印度吸引劳动力并制定单独政策的原因。另一方面,俄罗斯继续扩大生育福利政策。从明年 1 月 1 日起,普京政府将为符合条件的 “大家庭” 退还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生育子女越多,退税比例越高,旨在通过经济激励措施,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

俄罗斯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应对人口危机,在人口悬崖边缘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