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伊朗被以色列揍得那么惨,为何不买歼10

点击次数:52 发布日期:2025-07-17

伊朗和以色列6月底的互殴,让大家都看到了一个防空力量简直是一坨翔的伊朗,那么问题来了,有巴基斯坦这么好的一个例子,为什么感觉伊朗还是无动于衷,宁愿站着挨打也不想把对方的战斗机送进火葬场?

核心原因可总结为 “制裁枷锁、战略错配、俄伊捆绑、中国谨慎” 四大维度。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美国制裁的“窒息式封锁”

1.“次级制裁”核威慑: 任何国家向伊朗出售先进战机,将立即触发美国《伊朗交易制裁条例》(ITSR),导致:

交易方(中国军工企业)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

技术供应链遭全面封杀(含西方关键部件);

关联银行、物流企业遭巨额罚款。

2.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 中国军工体系仍依赖西方高端芯片、发动机材料(如歼-10C的俄制AL-31/国产WS-10发动机含西方技术专利)。若因售伊遭制裁,将重创中国整个航空产业。

3.对比案例: 巴基斯坦购买歼-10C之所以可行,因巴是美“反恐盟友”,且地缘价值使美默认交易;伊朗则被美视为“头号敌手”,毫无妥协空间。

二、伊朗的“非对称战略”与资源错配

结论: 歼-10C对伊朗属于“昂贵奢侈品”,与其“导弹饱和攻击+无人机蜂群+代理战争”的成本效益战略根本冲突。

三、俄伊军事捆绑的现实制约

苏-35的优先性: 伊朗正与俄罗斯深入谈判苏-35S战机采购(俄乌战争中俄方急需伊朗无人机,或以此抵债)。尽管交付存疑,但伊朗仍视俄为第一选择:

体系延续性:伊朗现有俄制S-300防空系统、米格-29机队,苏-35更易整合;

政治捆绑:双方同被西方制裁,易形成“抗美同盟”;

易货贸易:可用石油、无人机抵充货款,绕过美元结算。

俄方的拖延战术: 俄罗斯因战争产能不足,优先保障自用,可能推迟交付苏-35。但即便如此,伊朗短期内也不会转向中国战机。

四、中国的战略谨慎

1.地缘平衡:卖歼-10C给伊朗将彻底激怒沙特、以色列等美国盟友,破坏中国在中东的“多方交好”策略

2.技术泄密风险: 伊朗军工逆向仿制能力强,中国不愿冒险泄露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电子战系统等核心技术

3.实战口碑 :伊朗空军训练水平有限,若歼-10C因操作不当被击落(如F-14曾被击毁),将打击中国武器国际声誉

五、替代路径:暗渡陈仓的“技术渗透”

尽管整机交易不可能,中伊仍存在灰色合作:

零部件支援: 通过第三国(如委内瑞拉)中转,向伊朗提供航空发动机零件、雷达模块等;

无人机技术合作: 伊朗“见证者-136”无人机疑似采用中国民企GPS芯片、活塞发动机技术;

人才培训: 伊朗工程师赴华参加“民用航电研讨会”,间接获取技术知识。

终极结论:为什么伊朗不买歼-10C?

制裁死刑:美国制裁使交易成为“自杀行为”,中国军工承受不起后果。

战略悖论:歼-10C的昂贵成本和空优定位,与伊朗“导弹+无人机+代理战争”的非对称战略完全脱节。

俄国优先:即便苏-35交付渺茫,俄伊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仍使伊朗首选俄制装备。

中国自保:中国不愿为伊朗打破中东平衡、引发技术泄密与声誉风险。

未来唯一变数:若美伊关系戏剧性缓和(如达成新核协议),且俄罗斯彻底失信于伊朗,歼-10C才可能进入备选清单。但按当前局势,这仍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