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6实验室回归,菜单微调,观察员首发缺席》
据说,《战地6》要参加东京电玩展,还美滋滋地上了英伟达GeForce Now,说得很高端,实际上不过是换了个服务器打螃蟹。EA的官宣像一锅温水,先给你泡脚,再告诉你:UI我们听过意见,决定微微一点改动,但放心,重做是不可能重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重做。这逼仄的菜单本来就是设计师的亲生骨肉,能碰就不错了,不能指望它脱胎换骨。Ripple Effect的技术总监Christian Buhl还很诚恳地承认:首发时菜单可能有点笨重,日后慢慢改,小步慢挪,正好让你每次更新都能收获一份新鲜的迷惑。
现在主办方很直接,首发没观察员模式的事不用问,就是没有。好消息是“战地实验室”又要重启了,EA一边嘴上念着“感谢各位反馈”,一边把服务器浏览器截图当做新世纪礼物,毕竟网页浏览器这种技术壁垒就是二十年前的黑科技。游戏现在测试新地图新模式,像电视剧的试播集——不好看也没事,下一集再改,反正粉丝买账就行。
EA的官方声明总是充满仪式感,说得像要永恒陪伴玩家,一同迈向辉煌的10月10号发行,但你仔细琢磨,就是喊你多给意见,方便他们圈起把自己打磨得既不难看又不太顺眼。所谓实验室回归,就是心情好,把玩家拉进来一起测试,看哪块地砖松了,哪扇窗户漏雨,然后EA隔三差五加点胶水,热修一波,让下一波测试者感叹“房子还是原来的味道,没被拆成大别墅”。
实验性的环境据说很私密,也很封闭,像幼儿园保安室,里面的小朋友在测试最新版玩具,有的还是Alpha版,连轮子都没装上就让人推着玩。过程不是特别完善,不稳定,不要紧,EA信奉“众人拾柴火焰高”,反正大家测出来BUG,他们就能多一点改进的理由,也可以向高层证明玩家很投入,自己很努力,至于到底怎么改,得看老板有没有灵感。
说起来大家都能注册实验室参与测试,链接放在评论区,有兴趣记得去报名。实验室主打信任,你的反馈很重要,当然你也永远不知道你的反馈最后变成了游戏里的哪张贴纸。
热门问题离不开服务器浏览器到底好不好用。EA现在要启用“门户模式”的初步版本,听上去像是打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实际上只是把你关进了另一个带锁窗子的房子。功能先限制一点,安心稳定最重要,免得一开放就没人用了,反馈还不是骂声一片。
“自定义搜寻”、社区体验这些东西,其实都在试验阶段。EA强调“这些都不是最终版”,就是怕你一口气把希望提太高,日后傻眼后便失望归他们。服务器浏览器的核心玩法可理解为:筛选器有限,功能有限,体验者有限,别着急,慢慢候补。至于未来会不会再开放一点,EA把话说得很松,但你懂的,这种“未来”的梦经常做,睡醒还在原地。
个人服务器也成了试验的主角之一,短代码成了新玩具,堪比网络老年人的QQ表情包。你可以轻松地建立服务器,改描述,选标签,操作十分“傻瓜”,就差一个大红框提醒你“这里是未完成产品”。他们要测试流程的易用性和可扩展性,实际是不是扩展到哪里去,也没人能保证。
主持与自定义就像EA的低配自助餐:体验库里选个模式,输个短代码,找个征服体验——你会以为在搞B站弹幕,实际是游戏筛查。能搜到活跃服务器列表就是福报,能建自己的服务器更是喜讯。修改描述、循环内容跟标签,让你以为能掐指一算玩一玩,实际上你和其他玩家都在同一个迷宫被反复传送。
加入体验则靠浏览器一览众服,选了就进,进了就玩。什么标签筛选器更像小吃摊,每天位置都不一样,有时点了“辣”,给你来个“甜”,对服务器浏览器的满意度,取决于你当天的网络状态和EA改BUG的速度。EA还很喜欢收集反馈,希望以后标签筛筛能更细,不至于把“征服模式”和“抢红薯”分在一起。
标签筛选说到底只是新瓶装旧酒,“持续更新”是EA最喜欢的口号,实际能更新到啥地步,跟你家上传网速一个道理,理论上无限快,实际上还敢用2MB说嘴。
更深一层是协同作战测试。Beta公测前实验室的重点在于移动、枪战、破坏效果,说白了就是测测你跳跃有没有摔死,开枪有没有哑火,炸墙不会把整栋房子炸塌。这些服务器的稳定性据说能撑起Beta公测,具体能撑多久就看EA的祈祷词念得多不多了。
Beta公测让EA也意识到“平衡性”很重要,全世界玩家都在说水太深,要么被虐到掉线,要么一刀暴击全场。EA于是决定实验室新阶段专注平衡,只不过他们的平衡观念有点像公共厕所的蹲位排列,谁先谁后全靠缘分。武器、载具、配备这些东西都说会在实验室里优化,一轮不过瘾,还可以再来一轮,反正测试环节越多,解决方案越能赖到下个版本。
新地图如“火焰风暴行动”“米拉克山谷”,听名字就热血沸腾,实际上载具才是真正的主角。从摩托车到坦克再到禄空飞船,地图做得像《疯狂的麦克斯》与《蓝天白云软绵绵》混搭的结果。EA目标是测试新装备在不同地方能不能出大BUG,同时和老地图做对比,看哪个地方掉帧更快,哪个地方玩家更容易掉进地图缝里。
官方还突破性地要确认“硬核模式”的设定,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变成了钢铁战士,实际上硬核模式到底硬核在哪,玩家说了算。EA很期盼和玩家共同定义规则,就是你提一条他们再砍三条,最后硬核到连半条命都没有。
EA很喜欢用“快来抢先一睹新地图吧!”这样的口号,其实就是希望你多发点微博热搜,好让舅妈知道自己不是白做饭的。下一步是什么?EA说实验室还会继续当重要平台,功能更新、平衡变更都是阶段性擦屁股——玩家意见很宝贵,但具体能采纳多少,还得看办公室里的咖啡剩没剩。
后续计划和进展,EA总说未来会公开,但你要知道,未来的定义是:“公告内容会改,开发进展随机,不透明和透明这事儿,看心情。”官方最后的保证也很禅意——“会尽力为玩家提供最新、最透明的信息”,意思是你分辨一下什么是“最新”,什么是“透明”,做不到就先把自己感动一波。
但老玩家其实都懂,EA的“持续倾听”像相声演员夸同行,三生三世都在等反馈,反馈没采纳,还能当官方笑话讲一遍。每次改动都像交作业,先网上四处征集意见,做完了不管对错先往脸一贴,说是“最透明”,然后等下班吃薯片。
说到底,《战地6》的测试和实验,都是一场大型的“玩家情绪疏导”。你以为你在定义游戏未来,实际上你只是第N号小白鼠,在EA的流水线上实现自己微小的梦想。服务器菜单没重做,观察员没影儿,地图编了一堆新名词,载具开出花儿——只有官方公告的套路没变:你们的意见很重要,但你们的体验还没到。
等到10月10日再见分晓,EA估计又要推出一波热更新,让你在下一次点击“登录”时,依然觉得这就是自己玩了多年的那口老坛泡菜——总有点新味道,总有点旧臭气。谁也不知道《战地6》的UI最终能长成什么样,服务器浏览器会不会像豆瓣小组一样炸锅,但你可以放心,EA永远不会缺测试环节,永远不会少玩家反馈。该改的不改,不该改的……你说了也不算。
最后,奉劝各位:玩游戏图个乐,给意见图个参与,至于“官方采纳你的建议”,这事跟中彩票差不多,梦里啥都有,现实还是服务器卡顿。EA说“我们期待聆听各位的想法”,这话不是空话,毕竟他们的耳朵是无底洞,建议塞进去,就再也没出来。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